
11月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分會、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聯合主辦的2024年聯合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6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特殊教育行業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及相關從業人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特殊教育領域的前沿問題與未來發展。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練繼建對我校聾人工學院及特殊教育專業的發展歷史與成果作了詳細的闡述。他指出,學校作為國內第一所、世界第四所聾人高等工科院校,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將特殊教育辦出水平、辦出特色。學校將以本次年會為契機,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精神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錨定教育強國建設目標,共同探討特殊教育的新發展、新挑戰與新機遇,為推動我國特殊教育普惠發展、融合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郝奎剛表示,天津將繼續在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創新,優化特殊教育資源配置,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推動特殊教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共同推動天津乃至全國特殊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為建設教育強國寫好特殊教育的“奮進之筆”。

中國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李東梅以視頻形式向大會致辭。她指出,新時代以來,我國特殊教育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格局性變化。在建設教育強國的新起點上,廣大特教工作者要搶抓機遇、齊心協力。立足民族復興偉業,深化特殊教育改革,開創特殊教育新局面,共同推動特殊教育取得積極進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特教人的貢獻。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家俊在講話中指出,站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兩個學會分會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政治引領上擔當新使命;要聚焦教育強國建設,在一流社團建設上實現新目標;要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在提升服務能力上展現新作為;要擴大教育對外交流合作,向世界講好中國特殊教育的故事。分會要繼續服務國家決策,服務基層一線,運用好學會的平臺優勢和專家資源,激發群眾性教育科研力量,總結探索我國特殊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優秀經驗,在傳承基礎上不斷創新,為辦好人民滿意的特殊教育,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分會名譽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樸永馨向年會發來賀信,衷心祝賀中國特殊教育兩個研究分會的2024聯合學術年會的勝利召開,希望大家在中國特殊教育學科和事業的發展中作出創新貢獻。

年會還安排了四場高質量的主旨報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如平以《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意義》為題,從歷史視角、戰略邏輯、政治站位三個方面,闡述了理解和把握特殊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重要意義、科學內涵及戰略任務。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國家督學李天順作題為《努力開創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的專題報告,與大家探討了當今特殊教育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以及如何深化特殊教育改革,發揮特殊教育在建設教育強國中的重要作用。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雷江華作題為《特殊教育學校教材研究進展及未來進路》的專題報告,梳理了特殊教育教材建設工作脈絡,并對當下特殊教育教材的功能定位、建設特色和總體目標進行了介紹。

黨委常委、副校長葉寧作題為《深化融合育人理念建設一流聾人高等工科教育》的專題報告。他分析了面向聾人高等工科教育實踐的困難與挑戰,并分享了學校以“1+4”融合育人實踐破解聾人高等工科教育難題的經驗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據悉,此次年會除了主旨報告,還開設了“殘疾人教育研究”“融合教育研究”“特殊學生教育研究”“特教師資培養研究”“特教設備及信息化研究”“特殊教育政策、特教協作機制及其他研究”等六個分論壇,86名學者、教師、研究生進行了現場分享,近500篇論文通過電子論文集的形式展開交流。年會還專門制作了“中國特殊教育150年發展巡禮”展板。兩個特教分會首次以聯合學術年會的形式,為特殊教育領域的專業人士搭建了一個廣泛而深入的學術交流平臺,促使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實踐經驗進行碰撞與融合,推動了特殊教育事業朝著更加科學、專業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