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8日,校黨委書記劉東志赴新疆和田地區開展調研并慰問學校2024年援疆實習支教團和研究生支教團。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學生工作部、先進技術研究院、校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活動,天津市援疆前方指揮部、和田地區教育局、于田縣、民豐縣有關負責同志參加相關活動。


11月5日上午,劉東志一行來到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第一高級中學走訪調研,深入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辦公室、宿舍等地了解工作和生活情況,發放暖冬慰問品,并參觀天津理工大學民族團結教育協同育人基地、愛心書屋、明理廣播站,觀看師生共同演繹的合唱作品《同心結》和原創“天津援疆”快板作品《援疆頌》。

座談會上,研究生支教團同學們圍繞支教心得、育人收獲、未來規劃等內容依次作了交流發言。劉東志對研究生支教團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和贊許,并提出殷切期望: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接續探索學科思政,引導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是要擦亮育人工作品牌,充分發揮研究生支教團的優勢,把握好“教書育人、鄉村振興、橋梁紐帶”的角色定位,聯動東西部教育資源,助力各民族青少年成長成才;三是要扎根西部熱土,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深入社會、融入基層,與時代同呼吸,與學校共成長。

11月5日下午,慰問團抵達民豐縣后,劉東志一行來到學校集成電路與科學工程學院2024級學生代表家中開展慰問。劉東志詳細了解了學生家庭情況、經濟來源和實際需求,向家長反饋了學生在校的綜合情況,并就專業學習、生涯規劃以及學校關于少數民族學生相關資助、就業政策等內容展開深入交流。


學校一行到實習支教師生駐地進行慰問,實地走訪宿舍、食堂等生活場所,并為支教團師生發放御寒服等物資。師生代表圍繞教育教學、學習生活、支教感悟等方面進行匯報。劉東志對支教團師生一個半月以來開展的各項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和贊揚,并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援疆初心。把援疆支教工作作為實現個人價值、服務國家社會的重要途徑,為邊疆地區教育事業展現“天理之為”;二是要心懷育人使命,譜好育人同心圓。用心錘煉教書育人本領,用情上好每一堂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推進文化潤疆;三是要強化責任擔當,練就過硬本領。珍惜援疆支教實踐鍛煉的機會,錘煉本領、深耕細作,在實習實踐中寫真論文、做真學問、長真本領。


11月6日,劉東志一行前往民豐縣后河壩沙漠阻擊區、尼雅鄉團結村紅柳大蕓種植基地開展調研,深入了解當地防沙治沙和大蕓產業發展情況,并與民豐縣黨政領導進行座談交流,進一步調研民豐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商談“津民”產學研合作事宜。劉東志強調,學校始終關注新疆地區發展。一是以援疆支教為契機,建立全面合作關系,推動兩地產業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二是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聚焦防沙治沙、智慧農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為民豐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三是要以大蕓產業為結合點,深入探索學校創新創業學院與民豐縣產創融合新模式,推動科研聯合攻關、平臺共建共享、成果轉移轉化。


11月7日,在走訪民豐縣縣城小學、行知小學和寄宿制初中三所受援校時,學校一行調研了當地學校的發展與建設情況,現場觀摩了支教學生的課堂授課,參觀了支教團師生繪制的天理“一訓三風”文化墻和民族文創設計展,深入了解了支教團師生在教育援疆、文化潤疆和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開展的工作。


劉東志參加了由學校和民豐縣教科局聯合舉辦的津民一家親·思政課“手拉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集體備課會,現場聽取了學校和民豐縣中小學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情況,觀摩了兩地學校思政課教師代表進行的教學展示,并為民豐縣教科局黨組書記楊芳頒發校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導師聘書。

11月8日,劉東志一行前往和田地區行政公署。天津援疆前指總指揮、和田地委副書記陸盈,和田地區行政公署副秘書長、天津援疆指揮部項目招商部部長徐玉春出席會見,與學校一行座談交流,了解學校為和田地區提供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持,并對學校為于田、民豐兩地教育事業作出的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
本次調研慰問,進一步加深了學校與和田地區在教育和產學研等領域的相互了解,為雙方未來的廣泛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增強了兩地交流交往交融。
據悉,我校2024年援疆實習支教團已完成一個半月的支教任務,累計授課4000余節次。下一步,支教團將以提升教育教學工作技能為重點,圍繞文化和科技兩條主線打造特色課堂,助力邊疆教育提質擴優,以實際行動踐行民族團結和文化潤疆的歷史使命,續寫天理援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