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日,科特迪瓦魯班工坊質量評估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市魯班工坊研究與推廣中心組建的專家組到訪我校,圍繞項目管理、建設成效、特色成果等方面對科特迪瓦魯班工坊項目進行全面評估,圓滿完成質量評估。中國駐科特迪瓦大使吳杰,亞穆蘇克羅理工大學校長穆薩、副校長羅姆·喬治,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羅延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市魯班工坊研究與推廣中心主任郭滇華,校黨委書記劉東志,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練繼建,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鐵,魯班工坊中外參建院校領導出席會議。



會前,郭滇華、王鐵帶隊實地查看科特迪瓦魯班工坊實訓中心,了解項目建設情況,與亞理工全體校領導進行了會面交流,雙方回顧了魯班工坊的建設歷程。穆薩表示,感謝評估隊伍的到來,魯班工坊合作項目是兩校交流互鑒、創新創業的典范。對魯班工坊的分析、建議和觀察,是保障工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希望本次評估順利圓滿。

吳杰在講話中對魯班工坊建設予以肯定。他表示,亞理工與學校一道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共建魯班工坊。通過開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相契合的專業,開展多層次、遞進式的技術技能訓練,幫助科特迪瓦解決國家發展中的實際問題。以此次質量評估工作為契機,繼續為中科職業教育領域合作作出新的貢獻。

郭滇華介紹了天津市魯班工坊管理制度要求和全國魯班工坊的發展現狀,并對本次評估工作提出要求。通過“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不斷加強魯班工坊的內涵建設,提高服務能力,推動魯班工坊這一國際品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羅姆·喬治對我校在魯班工坊建設上的不懈努力和堅定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科特迪瓦魯班工坊提高了非洲青年的職業技術能力,并將進一步滿足青年學生、教職員工和國家工業化進程的需求。

劉東志在評估會上表示,五年來學校與亞理工通力合作,積極探索以中國智能制造技術賦能技術創新型工程師培養模式,打造了“魯班工坊+”特色范式,工坊現已成為科特迪瓦培養機械與自動化領域工程師的搖籃,在教育領域積極踐行“正確的義利觀”。下一步,學校將繼續以建設科特迪瓦魯班工坊為契機,為中非人文合作交流添磚加瓦,堅定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闊步邁進。

羅延安代表市教委向一直以來對天津魯班工坊建設給予指導和幫助的各位領導和專家表示誠摯的感謝。他指出,科特迪瓦魯班工坊是落實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主旨講話的重要舉措,是天津在非洲設立的第8個魯班工坊,也是首個由中外本科高校合作共建的魯班工坊。中科兩校應珍惜建設成果,積極開發在非洲推廣適用的職業教育和工程教育標準。要以魯班工坊建設為平臺,不斷深化兩校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動高質量學生互動。

項目評審階段由質量評估專家組組長劉斌主持并宣布評審要求。
王鐵代表學校作魯班工坊建設情況報告。他向與會領導及專家匯報了科特迪瓦魯班工坊建設項目的成效并講述了工坊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工坊著力開展契合科特迪瓦國家發展的行業工程技術教育,將工坊實驗內容嵌入到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之中,實現國際化育人成效最大化。

專家組觀看了科特迪瓦魯班工坊宣傳片,查閱和審核了工坊質量評估報告、檔案及佐證材料,聽取了項目有關人員對魯班工坊的評價反饋,全方位了解了科特迪瓦魯班工坊的建設成效。專家組認為,工坊發展定位準確,建設規劃科學,嚴格遵守了魯班工坊的內涵標準要求,建設成效顯著、特色鮮明,具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一致同意通過質量評估。

練繼建在講話中表示,評審成績是對建設科特迪瓦魯班工坊各項工作的最大褒獎和肯定,也是對未來工作的期望和鞭策。學校將持續推進工坊建設,圍繞國際化、產業化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同亞理工、中科兩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同開啟發展新篇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校將以此次質量評估為契機,認真梳理總結建設經驗,充分發揮科特迪瓦魯班工坊建設成果優勢,有效推進中科高等教育、科技合作,拓展學校對外合作交流新局面,助推科特迪瓦以及西非國家共同打造人才非洲,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天理力量。
學校相關部門,相關基層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