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聾人工學院師生走進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共建非遺文化研學基地。天津大學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出席活動,學校聾人工學院負責同志和師生代表參加。

馮驥才與大家進行熱情互動,贈送簽名書籍,并勉勵廣大聽障大學生。他用手語打出“歡迎再來”,贏得學生們的陣陣喝彩。研究院村落中心負責人以《馮驥才傳統村落保護理論與實踐》為題,為聽障生開展專題講座。雙方就學生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工作進行了交流。雙方表示,將依托研學基地,通過教育資源與非遺資源的深度融合,為廣大聽障大學生提供一個近距離接觸、學習和傳承非遺文化的平臺。廣大聽障大學生將在這里親身體驗非遺技藝,聆聽非遺文化講座,觀看非遺作品展覽等,從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推動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發展。

學校師生依次參觀了跳龍門鄉土藝術博物館、大樹畫館,近距離感受文化的獨特魅力,并為兩個場館拍攝手語導覽視頻。

據悉,學校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工作,通過開展殘健融合文化實踐活動,引導特殊教育人才扎根天津,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建設。自本學期開始,學校聽障大學生將以馮驥才《熱愛我求學的城市·天津文化地圖》為藍本,錄制“指尖上的天津文化地圖”手語導覽視頻,旨在為廣大聽障人士提供更加豐富、便捷的文化旅游體驗,推動天津文化旅游服務創新,助力天津無障礙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