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動學校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黨委學工部立足工作實際,通過專題學、研討學、集中學、自主學等形式,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以實干實績為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理工大學貢獻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深學篤用,將黨的創新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善學善思。學深學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是善謀善為。立足本職崗位推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三是善作善成。全力以赴為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理工大學貢獻力量。
自覺精準對標,緊密圍繞重點,全力推動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善作善成著力推動數字化賦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三全六新 五育融合”學生思政工作體系,強化“四個一”建設(努力夯實一個根基、重點打造一個陣地、持續營造一種氛圍、關鍵抓好一支隊伍),健全“六大育人體系”(勞動育人體系、資助育人體系、心理育人體系、就業育人體系、“雙創”育人體系、國防育人體系),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夯實理想信念根基。一是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結合起來,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二是建強網絡育人陣地。依托全國輔導員工作室、全國網絡名師、教育部思政精品項目,在“一站式”社區南苑打造網絡思政工作室,促進傳統文化與網絡思政深度融合,與馬院聯合打造學生思政5D沉浸式體驗中心,利用3D全息影像打造天理小鴿紅色IP形象,打造“一庫雙平臺”數字校園生態。
加強學生社區建設,筑牢“三全育人”陣地。一是優化社區空間布局。高質量建成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南苑綜合服務中心,構建集“價值引領——成長助力——資源整合——風險化解”于一體的數字化育人工作矩陣。二是深化體制機制建設。筑牢“領航鑄魂工程”,推動黨建陣地與社區育人空間相融合。三是提升宿舍管理水平。完善輔導員進宿舍各項工作制度,規劃宿舍調整方案,嚴格落實公寓管理辦法。
推動多元協同聯動,營造清朗學風氛圍。一是強化“清朗學風”目標導向。打造濃厚科創氛圍,建立完善學情分析、學業預警、精準幫扶和學風績效臺賬機制。二是拓展清朗學風促進舉措。增強“百千萬”大宣講活動和先進表彰力度,深化校院兩級“清朗學堂”落實落地見效果。
抓好育人隊伍建設,創建學工特色品牌。一是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以全國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為依托,推動市級、校級特色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形成三級工作室建設“多維聯動”。二是打造學生工作特色品牌。完善學院學生工作指導與考核機制,開展“督創賽”學生工作品牌建設活動。
完善融合工作機制,健全勞動育人體系。選樹“勞動+專業”融合課程,打造“一院一品”特色實踐活動,強化“明理農場”“明理工廠”育人作用,打造勞動教育文化特色品牌活動。
深化精準幫扶舉措,健全資助育人體系。一是提升資助項目實施績效。推動資助項目100%納入資助系統,推進天津市學生資助規范化建設。二是積極探索資助育人舉措。建立學生資助“畫像”,完善“1+5+N”發展型資助體系,探索“隱性資助”方式方法,深度建設“求實”勵志班。
加快信息化系統建設,健全心理育人體系。一是完善心理危機干預預警機制。加強心理工作的督導檢查,持續推動心理咨詢、危機干預、心理普測的信息化平臺建設。二是打造積極心理團輔品牌活動。推出生涯規劃團輔、沙盤團體輔導、正念體驗工作坊、“天理人”讀書會等特色品牌活動,推動五育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改革。
實施職業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就業育人體系。一是強化就業服務。依托大數據支撐,科學精準開展訪企拓崗及招聘活動,有效提升崗位轉化水平;多方聯動進行全過程指導,提升考研報考率、上線率、錄取率;扎實推進靈活就業向簽約轉化,促進多元化高質量充分就業,力爭2024年就業質量考核評價達到天津市優秀水平。二是加強就業觀教育。深化就業課程改革,夯實就業金課及一流課程育人實效,協同推進“微專業”課程建設。
構建生態成長鏈條,健全“雙創”育人體系。一是搭建雙創賽事競技場。高水平承辦“天開杯”挑戰賽,創新挑戰賽道,高質量舉辦“天理杯”特色品牌賽事。二是鍛造雙創育人成長鏈。高起點打造“求實創新班”,高標準實施“學業導師制”,落實落細《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實施辦法》。
發揮激勵引領效能,健全國防育人體系。一是深耕高校征兵主陣地。依托“三全+四早”的工作思路,形成常態化、梯隊式培養模式,穩步提升畢業生征集比例。二是強化愛武興軍精神教育。持續加強“三英班”形象塑造,制定并完善“迷彩生涯”適應力提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