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023信創與數字經濟博士后海河學術交流活動在我校舉辦。本次活動由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天津理工大學承辦,天津市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協會、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信創產教聯合體、天津市半導體集成電路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天津市新能源電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天津市電子信息與大數據人才創新創業聯盟等協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博士后處處長王芳,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鄭巴音,校黨委書記劉東志,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練繼建,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勝勇出席活動,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300余名相關專家、學者、青年才俊和博士后現場交流研討。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鐵主持開幕式。

王芳在致辭中向精心籌辦本次活動的天津市人社局、天津理工大學表示感謝,對我國博士后制度的歷史、發展成果作了簡要介紹。她表示,博士后人才是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有生力量,廣大青年學者、博士后們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數字化時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積極踐行科技創新的使命與擔當。

鄭巴音在致辭中表示,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博士后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優化打造博士后人才隊伍建設新格局,加速推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尤其注重發揮博士后制度在引育優秀青年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他強調,市人社局將聚焦國家和天津市戰略規劃,錨定信創、數字經濟等前沿技術及產業化創新應用,開展學界、業界的交融互動,提出更多產業應用解決方案,為建設“智慧中國”貢獻更多的“天津經驗”。

練繼建代表學校向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青年博士和博士后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史和取得的成績,回顧了學校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近十年來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學校將主動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積極融入天津市十大產業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建設,在信創與數字經濟領域凝練學科特色、服務產業發展,為建設教育強國、推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貢獻天理力量。


本次活動采取特邀報告、企業家沙龍、學術沙龍等形式開展交流研討。俄羅斯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胡瑞敏,國家杰青、北京大學教授彭宇新,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蔣樹強,國家杰青、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殷緒成,國家杰青、清華大學副教授魯繼文,國家級優秀青年人才、天津理工大學教授高贊等6名專家學者就前沿技術研究成果作了專題學術報告,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斌,浪潮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生態合作部總經理韓君輝等優秀企業家作了產業發展報告,為青年教師、博士、博士后提供了一場學術盛宴。

本次活動共收到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信創與數字經濟領域青年學者的230余篇高水平論文投稿。經專家評審,共選出15篇優秀論文,其中特等獎1篇、一等獎2篇、二等獎4篇、三等獎8篇。與會領導和嘉賓為獲獎教師、博士、博士后頒發了證書。隨后,優秀論文獲得者通過學術沙龍分享了研究成果。
博士后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本次活動打造了特色鮮明、自由開放、合作共享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有效促進了博士后人才成長、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
下一步,學校將繼續圍繞信創與數字經濟等主題,深化學術交流活動,助推信創、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領域人才集聚,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握手”通道,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