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構建學校“大思政”格局,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0月24日至25日,學校召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市教委副主任王秋巖出席會議并講話,校領導劉東志、練繼建、陳勝勇、葉寧、王鐵出席會議。校黨委副書記張繼東主持會議。

會上,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練繼建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報告。報告從思政工作攻堅成效顯著,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發揮成效顯著,“三全五育”育人成效顯著,明理家園“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成效顯著等方面總結了學校學生思政工作取得的成績與經驗,分析當前學生思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舉措。

市教委副主任王秋巖和校黨委書記劉東志共同為天津市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服務模式研究中心揭牌。

王秋巖在講話時,圍繞“如何做好新時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廣大思政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要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檢視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三要改革創新,精準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環節。四要積極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堅持高位推動、一校一策、特色發展。他強調,廣大師生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狠抓落實,做好做足育人大文章,不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創新局面。

會上,天津市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我校兼職教授、創新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建勇作了專題報告。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務處、黨委學工部相關負責同志分別圍繞學校思政課程建設、課程思政建設、學生思政教育等方面進行匯報交流。

校黨委書記劉東志在會上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要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思政工作創新發展;二要持續深化對思政教育規律的認識,確保“清朗學風”建設體系枝繁葉茂;三要著力把握思政工作根本,努力營造協同育人良好生態,不斷加強對青年學子的思想淬煉和思維啟發,推動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斷創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引導廣大青年將自身發展與祖國命運聯系起來,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會議期間,現場領導嘉賓共同前往明理家園“一站式”學生社區北苑綜合服務中心進行參觀交流。
作為教育部“一站式”建設自主試點高校,學校積極推進明理家園“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初步形成“一站式”集成、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綜合服務模式,進一步提升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工作質量,推動校院力量下沉一線、思政力量扎根一線、導師隊伍常駐一線、服務保障圍繞一線,進一步優化學生工作模式,建設體現思政要求、貼近學生實際、具有天理特色的學生社區,推動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明理家園“一站式”學生社區,以學生宿舍區為工作中心,建設8個不同研究方向的輔導員工作室,涵蓋思政教育、黨團班級建設、殘健融合、資助育人、清朗學風、勞動育人等多個方面;整合現有育人資源,在生活區建設1500余平方米的“清朗學堂”朋輩學習輔導空間,與學生事務大廳、美育中心有機結合;建成明理家園“一站式”學生社區(北苑),集合學生事務大廳、“五育”活動室、多功能廳、輔導員辦公大廳、學業輔導室等“一站式”通行功能,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2023年6月,市教育兩委在我校設立天津市唯一一所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服務模式研究中心,由我校牽頭制定了天津市“一站式”學生社區“1155”建設標準,即至少建有一個“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開通“一網通辦”智慧云平臺,具備五類辦公場所,完善五種服務功能的育人場域,推進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工作。學校將充分發揮天津市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服務模式研究中心的示范效用,提升我校作為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試點高校的建設水平,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服務模式實踐經驗,打造高校學生社區的“天理范式”。
通過舉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進一步凝聚全體師生思想共識。下一步,學校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同心同向同行,努力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為全面建成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理工大學而團結奮斗。
教育部國創計劃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教育指導委員以及河北工程大學、南開區人民武裝部、學校聯合辦學共建單位相關負責同志,京津冀兄弟高校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學校全體中層干部、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生代表等500余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