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國家法官學院舉行第四屆特約監督員聘任活動,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為新一屆特約監督員頒發聘書并講話。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天津市委會副主委、我校研究生院院長、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勁松受聘為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屆特約監督員。


建立特約監督員制度,是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司法制度的本質要求,是強化司法監督制約的現實需要,也是人民法院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有效接受外部監督、促進司法公正,廣泛聽取民聲民意、推動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制度創新。據悉,2010年最高法聘任了第一屆60名特約監督員,到今年已是第四屆。歷屆特約監督員立足各自工作領域和專業特長,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及時反映社情民意、認真履行監督職責。結合群眾司法需求和普遍關注問題,圍繞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司法改革、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積極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本屆聘請149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覆蓋全國各省(區、市),涵蓋法律、教育、醫衛、科研、經濟等領域,較前三屆范圍更廣,近半數是三屆連任。

作為杰出津門學者、天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近年來,王勁松將科研方向集中在網絡安全、數據智能、區塊鏈、隱私計算等領域,承擔了多項國家級項目,取得豐碩成果,擁有國內第一個將區塊鏈用于數據共享領域的授權發明專利;與企業合作的“共享經濟綜合服務中面向隱私保護的區塊鏈全鏈路憑證平臺”入選工信部2020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在區塊鏈安全方向排名第一。今年3月,王勁松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并赴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在兩會期間,他依法履職、建言獻策,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履行代表職責,尤其是在審議今年的“兩高”工作報告時,他指出:“‘兩高’的工作全面貫徹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體現了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理念,特別是以高質量的司法為創新發展賦能,也持續營造了法治化的營商環境,護航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受到《新聞聯播》的報道。此外,在兩會期間,他的建議以及相關事跡還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天津日報》、學習強國等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注:文稿綜合于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新聞聯播、天津日報等媒體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