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組織教師黨員和青年學生先后赴遼寧省錦州市、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天津市河東區魯山道街道等地開展“沉浸式”參觀學習和“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追憶紅色歷史 感悟革命精神
7月11日至13日,學院組織教師黨員赴遼寧省錦州市,重走習近平總書記在錦州考察時的路線,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中共錦州市委黨校,教師黨員們先后聆聽了3場輔導報告,隨后前往遼沈戰役紀念館、遼沈戰役配水池戰斗遺址、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舊址、塔山阻擊戰紀念館等地參觀學習,現場聆聽了4堂紅色微黨課,通過“理論學習+交流研討+研學實踐+專家輔導”多維學習模式,不斷提升理論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深切感悟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不屈精神和愛國情懷以及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和舍生忘死的犧牲精神,增強了自身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融入城市發展 感悟時代脈搏
7月20日,學院組織師生實踐團赴固安城市規劃館參觀學習。實踐團師生參觀了規劃館展臺、觀看了視頻影片等,對固安城市規劃全貌有了系統性了解。從固安的區位交通優勢、產業發展現狀和園區功能布局等方面著眼,師生“沉浸式”感悟固安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感受城市變遷的日新月異。此外,實踐團師生還來到固安縣空氣質量管控平臺,了解空氣質量監測的主要指標以及固安縣近幾年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具體舉措。參觀學習后,實踐團師生來到固安縣人民公園,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面向當地居民開展空氣質量滿意度調查,同時向當地居民宣傳“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環保理念,助力當地的環保事業。
弘揚工匠精神 增強文化自信
7月20日,實踐團師生來到固安縣南宋村,走進雕漆非遺文化之鄉,感悟非遺魅力。雕漆技藝第五代非遺傳承人朱慶元向實踐團師生詳細講解雕漆工藝的制作流程,由設計、制胎、制漆、做地、光漆、畫印、雕刻、打磨、拋光等十幾道大工序組成,每一步都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在與師生交流中,他希望廣大學子發揚工匠精神,堅持和專注個人綜合技能的提升,并鼓勵大家積極投身國家非遺文化傳承的實踐之中。

深化校地合作 強化思政教育
學院團委與固安團縣委積極推動校地共建思政教育基地,實現校地長效合作機制。在座談交流會上,雙方圍繞“如何實現校地長效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固安團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希望能夠在志愿服務和協同育人等方面加強雙方的合作交流。隨后,雙方舉行了共建思政教育基地簽約儀式,并為基地進行了揭牌。

助力“十項行動” 熱愛求學城市
為弘揚科學精神,助力科教興市,學院“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來到河東區魯山道街道為30余名小學生開展宣講。宣講團成員向小朋友們展示了“華龍一號”核電站樂高模型,并結合自身學科背景,并為小朋友們講解核裂變、核電站的工作原理及建造過程,把“兩彈一星”精神所包含的愛國情、強國夢播撒在小小少年心中,引領學生厚植家國情懷,立志扎根津沽大地,用實際行動服務天津發展,為建設美麗天津貢獻力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通過組織師生開展系列參觀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師生感悟國家發展的強勁脈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激發愛國奮斗熱情,將時代使命與個人成長相結合,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下一步,學院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抓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