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工學院黨總支扎實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錨定推動特殊教育改革發展具體目標,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下功夫、求實效。
堅持以學鑄魂,將理論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一體推進
學院黨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及時跟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展主題教育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結合特殊教育實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過讀書班、集中學習、交流研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
以思政專家講、支部書記講、師生黨員講的方式做到理論宣講全覆蓋。邀請學校主題教育導學團成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宣講《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引導學院師生充分認識到貫穿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的精髓,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與市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一起開展“大手牽小手 一起向未來”研學實踐活動,學生黨員用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理論宣講,積極推進大中小思政一體化。為聽障大學生講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觀”,引導聽障大學生將青春融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全國樣板黨支部書記李子剛在“HIH融合育人”輔導員工作室開展“宿”說微黨課活動,以“學習新思想 建功新時代”為題講黨課,并獲得教育系統主題教育優秀精品“微黨課”二等獎。



堅持以學增智,將教育管理與激發組織活力一體推進
鼓勵引導各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日活動為抓手,激發黨員教師促進學院特殊教育發展的內生動力,將黨建工作與各專業建設相結合。計算機類教師黨支部組織黨員教師針對3個專業進行課程探討,發揮各黨員教師專業優勢,調整培養方案,提升聽障生人才培養質量;與索尼等優質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搭建“黨建融合、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平臺,推動校企聯合培養、產學研融合發展。藝術類教師黨支部組織開展“守正創新 藝展芳華”主題黨日暨2023屆藝術類專業畢業設計展,支部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天津時裝周分別以動態服裝走秀和靜態產品展等形式展示了所有畢業生的畢業設計作品,切實將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特殊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綜合黨支部聚焦聽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實踐活動,將主題教育與思政育人緊密結合。


堅持以學正風,將調查研究與破解發展難題一體推進
聚焦破解制約學院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瓶頸這一主題,班子成員找準主要矛盾、理清問題思路、梳理調研脈絡,結合分管工作,在黨建工作與事業發展共融共促、優化學院管理運行機制、提高聽障大學生就業質量、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改善特殊教育教學環境等方面,確定調研課題5項。梳理3條調研主線:一是從黨建工作引領特殊教育發展角度,面向基層黨支部、基層教學組織、黨員代表、師生代表座談調研;二是從貫通聽障生人才培養“入口”“出口”角度,面向部分生源校、生源集中省份殘聯組織、用人單位走訪調研;三是從持續提升學院在特殊教育領域引領力、影響力、輻射力的角度,實地走訪調研全國特殊教育同類院校。綜合運用多種調研方式,面向學院內召開專題調研會4場,訪談60余人次;溝通交流校內相關部門6個;走訪交流高校5所,企業17家,省級殘聯5個,特殊教育學校18所,覆蓋11個省市,切實做到問計于師生、問計于實踐。

堅持以學促干,將提升特殊教育引領力與服務社會一體推進
學院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坐標方位,積極搭建無障礙交流溝通橋梁。以完成首屆聽障研究生培養為契機,對研究生培養工作進行系統梳理和總結,形成符合我國聾人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工科研究生培養模式。與天津宜童自閉癥研究服務中心共建“課程思政實踐基地”,以美術療愈的方式助力殘障兒童的康復成長。與安徽李恩三基金會共同資助的“集光計劃”4門首批殘疾學生視頻課程上線,不斷提高殘疾大學生及社會殘疾青年職業技能和競爭力。掛牌成立本市唯一的市級國家通用手語推廣資源研究中心,開展手語研究及國家通用手語建設、應用及宣傳推廣工作。舉辦首屆人工智能助力手語信息化建設研討會,充分發揮特色學科和優勢學科的交叉共融作用,在人工智能和手語信息化建設領域實現新突破,落實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殘健融合生活賦能。


下一步,聾人工學院將深入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堅持調查研究“解難題”、推動發展“建新功”,將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實際成效,為推動實現特殊教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