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热播剧免费播放入口频道,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视频_蓝光免费播放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理工要聞 -> 正文
理工要聞
【暑期社會實踐】機械工程學院“青智匯”實踐團以科技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2023-07-17

7月12日-14日,機械工程學院“青智匯”實踐團深入天津市寧河區,聚焦科技助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該實踐團成功入選2023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之鄉村振興“篤行計劃”專項行動全國示范性團隊。



傳承紅色基因 勇擔時代使命

在寧河區烈士陵園于方舟烈士雕像前,實踐團成員重溫入團誓詞,并擦拭烈士墓碑、向烈士敬獻鮮花。



隨后,師生參觀東棘坨村紅色紀念館,聆聽冀東黨組織在此開辟抗日根據地、帶領人民群眾開展革命斗爭的事跡,深刻領悟革命先輩團結抗戰、不怕犧牲、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精神。96歲高齡的革命老兵李樹森為實踐團講述了他參加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的斗爭故事,勉勵青年人發揚奮斗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接力精神火炬,積蓄前進力量。在天津市換新水產良種場,91歲的老場長、“天津楷模”金萬昆為師生上了一節生動的黨課。他勉勵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敢闖敢干,不懈奮斗,為國家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科技創新賦能 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團走訪了新天鋼聯合特鋼有限公司、齊心現代農業示范園等產業園區,參觀了潘莊鎮“漁光互補”復合光伏項目、袁隆平團隊“巨型稻”試驗田,實地感受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調研提升農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創新途徑。 “90后”新農人田郡全告訴同學們:“掌握互聯網技術的‘90后’‘00后’在鄉村振興舞臺有無限潛力,比如我們推出的‘一分田’認養活動沉浸式體驗水稻成長全周期,優化了消費體驗,比傳統種植收獲了數倍的附加價值。”



  實踐團攜帶“水產黑科技”——融合智慧云管理的環境智能感知自主巡游式蝦塘養殖船樣機下水測試,并與當地水產養殖戶開展座談交流,針對產品功能、市場預測、成本控制等聽取養殖戶意見建議。通過調研、測試、吸收改進意見等,努力提升產品的綜合性能,助力鄉村振興建設。該項目曾獲第十七屆“挑戰杯”天津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實踐團還為毛毛匠村中小學生作題為“智能與生活”的科普宣講,展示學生科創團隊制作的創意聲控燈、EV3樂高機器人、多功能加濕機器人、3D打印機等,還講解了產品原理和結構組成,指導他們動手實踐。實踐團成員、退役大學生士兵齊美成結合自身成長經歷,為同學們宣講黨和國家資助政策,鼓勵大家堅定理想信念、矢志科技報國。



延承鄉土“文脈” 煥新非遺活力

在煥發新活力的“甑鄉”板橋鎮,師生尋訪盆罐制陶非遺傳人韓克勝,體驗手拉坯制作過程。韓克勝希望年輕人多多關注非遺文化,傳承非遺文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得更廣。實踐團還前往潘莊鎮齊心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參加“巧手編織中國夢,文明寧河我代言”公益編織活動,體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同時還調研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現狀,結合專業學習和實踐,為鄉村文化振興獻計獻策。



通過社會實踐,同學們紛紛表示,科技創新是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要以本次實踐研學所見所聞所感為激勵,進一步堅定科技報國理想,錘煉為民服務本領。機械工程學院將進一步搭建學生創新素質能力提升與實踐平臺,引導廣大青年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