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心理活動很豐富,校園充滿生機,心理中心的積極心理團體輔導活動幫助我們增強了抗壓能力,愉悅身心,真的很開心……”社會發展學院2020級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崔文潤說。
為了促進天理學子身心健康發展,提升抗逆力和適應力等積極心理品質,學校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5·25”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為契機,著力打造以學生為主體,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危機干預護心、心理咨詢暖心、教學培訓啟心、宣傳活動潤心、科學研究知心的“一體五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用愛守護陽光心靈,助力學子成長成才。

五育融合 充滿“心”動能
學校著力打造課內外一體化、五育融合的心育“大課堂”。堅持以德育心,通過“心理勵志演講”“天理人讀書會”品牌活動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堅持以智慧心,面向全校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和《幸福心理學》《閱讀與幸福人生》等特色選修課,幫助學生自我提升、探尋幸福;堅持以體強心,學生在“心理運動會”“心理定向越野”中揮灑汗水、疏解壓力、團隊協作;堅持以美潤心,在“芳香療法體驗”“園藝心理輔導”沙龍中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堅持以勞育心,學生親手制作“植物微景觀”探索內心的奧秘,在“心理廚藝大賽”中烹飪出愉悅身心的美味,學會用雙手描摹幸福生活。在今年的“心啟航·心動力”5·25心理健康宣傳月中,學校著力打造積極團體輔導,開展了心理情景劇、心理趣配音等50余項趣味心理活動。

協同配合 織密護“心”網
在明理家園“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中,學工部、教務處、安工部等部門充分發揮協同育人機制,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學生社區,為學生身心健康保駕護航。學校深化教醫結合,暢通轉介渠道,每周聘請專業醫師來校為學生做心理評估和危機干預;學校高度重視家校共育,開展“空中課堂”,由專職心理教師和輔導員開展聯合專題講座,幫助家長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常識,做好家庭教育,形成心理危機干預全員參與,織密心理危機的防護網;學校開設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心理咨詢服務,為學生打造“心靈驛站”,幫助學生打開“心窗”,讓學生享受到“一站式”的心理服務。

殘健融合 賦能“心”成長
多年來,學校在實踐中探索出支持殘障者學習的多元會商機制,匯聚多方力量幫助殘疾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在生活中為殘障生提供朋輩支持,在學習中為他們打造專屬清朗學堂課業幫扶,學校還為聽障學生等群體量身定做了園藝工坊、研學實踐、師生聯誼、暖心午餐等活動,讓他們在體驗中道出“心”聲,讓殘缺的世界有色彩、有味道、有溫度。學校精心營造的殘健融合校園氛圍,不僅有效提升了殘障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自信心,也使健全學生在助人過程中受到教育反哺。同學們的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是天理校園中一堂堂鮮活的思政大課,使天理學子們心懷大愛、賦能成長。
今后,學校將持續發揮心理育人功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為契機,發揮校院兩級心理工作力量;以積極團體輔導為載體,結合明理家園“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開展貼近學生、服務學生的心理教育與咨詢工作,助力學校人才培養,提升天理學子積極心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