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辦下發《關于印發2021-2022年度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考核等次優秀志愿者名單的通知》。為宣傳優秀志愿者立足崗位無私奉獻、扎根當地建功立業等典型事跡,鼓勵廣大青年以優秀志愿者為榜樣,牢記青年使命,勇擔時代重任,各省級項目辦組織開展了西部計劃志愿者年度考核鑒定工作,經全國項目辦審核并公示,同意3375名西部計劃志愿者為2021-2022年度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考核等次優秀志愿者。其中,我校張清晨、賀彥斌、趙蕊、李光裕、邵楊5名畢業生確定為西部計劃考核等次優秀志愿者。

張清晨,男,社會發展學院2021屆畢業生,服務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團委。在校期間,他報名成為我校大學生支教團的一員,前往新疆進行支教;畢業后,懷著對新疆的熱愛與留戀,選擇成為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作為兵團三種精神之一“老兵精神”的發源地,四十七團擁有厚重的歷史底蘊,張清晨在“老兵精神展示館”里深切地體會著老兵精神,主動報名參演音樂劇《大愛無歌》,飾一位彌留之際請求組織將其送回老兵墓地的老戰士。在團委工作的一年多時間里,他時刻提醒自己繼承和弘揚老兵精神,做新時代的“沙海新兵”,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履行光榮使命。在推進日常工作的同時,他組織團場青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團場青少年傳承和發揚老兵精神;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推進開展兵地融情實踐活動,為團場青年積極協調創業培訓,助力團場青年創業就業;組織西部計劃志愿者排練相關劇目并與師市團場合作演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堅信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賀彥斌,男,管理學院2021屆畢業生,服務于新疆和田地區于田團縣委。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7 月,他擔任于田縣西部計劃志愿者團支部書記,幫助團縣委完成有關西部計劃志愿者、學校團組織、少工委的各項工作,于 2022 年 5 月獲得于田縣“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為充實志愿者們的西部生活,賀彥斌將志愿與中國傳統節日相結合,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團日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在國慶節,他組織志愿者們參觀于田縣博物館、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和龍湖景區;在植樹節,他組織志愿者們一起到沙漠里種樹,為塔克拉瑪干“穿綠衣”;在冬至,他組織志愿者開展“冬至包餃子”活動;在春節,他組織留在新疆無法回家過年的西部計劃志愿者開展春節聯歡活動,同吃年夜飯,努力讓志愿者們在于田縣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紅領巾小課堂”周末班、“凈灘行動”、“美麗庭院”等志愿服務活動中,處處都是志愿者們的身影。

趙蕊,女,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2020屆畢業生,服務于甘肅省定西市臨洮團縣委。她在服務期間獲得 2021 年定西市“青年志愿者先進個人”、2021 年定西市“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入圍“2021 年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全國評審并獲得參與獎。在擔任臨洮縣志愿者聯合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期間,她積極推進縣域內志愿者組織項目合作,聯合多方資源搭建平臺,以志愿者工作為統領,建立志愿者注冊登記和服務認定管理機制,探索建立志愿服務考評機制,先后發起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20余項,覆蓋人數達3000人。她在西部地區深入開展留守兒童陪伴、“愛心義診”、“關愛老年人”等關懷服務,覆蓋 2000 余人次,累計開展法律法規普及、禁毒暨反邪教等宣講活動 60 余場次,堅守疫情防控的一線,服務時長達 400 小時,充分展現了青春的奮斗底色和新一代青年的責任,踐行了“強國有我”的青春諾言。

李光裕,男,海運學院2020屆畢業生,服務于甘肅省成縣團縣委。他擔任成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被聘為成縣青年講師團成員,獲得 2020、2021 年度成縣“優秀青年志愿者”榮譽稱號,2021 年11月被中共成縣委組織部評為“疫情防控一線優秀黨員”。他熱心志愿服務,成立成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注冊籌備小組,前往民政局、機關工委、工商、建設銀行等相關單位聯系協調成縣青志協注冊工作。他積極參加下鄉送溫暖、社區雙報到、景區志愿服務、疫情志愿服務、關愛特殊困難群體、精神文明建設等活動。熱衷于服務各項大型活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慶祝活動中主動作為,保障活動順利進行;在“百年奮進黨史路·青春騎行新征程”活動中擔任機動人員,負責參賽人員的健康安全;在“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成縣干部職工重走長征路健步走活動中承擔場控,維持現場秩序。在疫情防控期間,李光裕多次協調相關社區搭建帳篷、置辦防疫物資,在單位組織“暖心姜茶”派送工作。在充滿情懷的志愿服務和共青團事業上,積攢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也收獲了一份心靈的鍛造,兩年來,在祖國的大西北踐行著當初“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錚錚誓言。

邵楊,女,化學化工學院學2020屆畢業生,服務于甘肅省天水市武山團縣委。做為專職團干,她負責微信公眾號的日常運營,通過微信平臺,以關鍵節點為契機,積極組織各級團組織和少先隊開展“祭奠革命英烈,傳承紅色基因”清明祭奠、“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黨史學習、“我把祝福送給黨”手抄報等實踐活動以及“我為群眾辦實事”“青年大學習”等一系列組織青年、服務青年的推文活動。在她的推動下,“武山青年”點擊率指數一直位居全市榜單前三甲。工作期間,她累計組織開展基層團干部培訓6次;走訪慰問困難留守孩童 72人、空巢及孤寡老人20余人;2021年起持續開展“一愛一為”志愿服務,每周五下午固定時間進行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組織開展“天水‘河小青’為渭河凈灘”、共青團學雷鋒志愿服務月、縣博物館志愿者講解、縣千人健步走、植樹節義務植樹等活動,參與安全日宣傳、節能宣傳、疫情防控等青年志愿者活動10余次。曾獲2021年度天水市“優秀青年志愿者”“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我校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引領天理學子以優秀志愿者為榜樣,牢記青年使命,勇擔時代重任,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努力在平凡崗位、艱苦環境中奉獻青春、建功立業,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