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天津理工大學廣大黨員干部師生以高昂的精神風貌和飽滿的熱情,通過電視、網絡、廣播等多種方式認真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盛況。開幕會后,天理黨員干部師生通過各種方式抒發情感,暢談體會,在校園內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今天推送第六期,教師代表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薄拔覀円k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劉新民 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
新時代新征程,要有新擔當新作為。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堅定不移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完善天理特色人才工作格局,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要把握新時代人才工作理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持續強化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教育,以不負厚望、不負重托的責任擔當,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內涵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晉利珍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
作為思政課教師,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其中包含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堅持不懈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楊凡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視野宏大,思想深邃,情懷真摯。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耕教學、深化科研、深入實踐,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時代、新征程的偉大事業中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王青山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
黨的二十大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容豐富,科學謀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同時也作為校院兩級理論宣講團成員,我將在接下來的授課和宣講中,幫助學生全面掌握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增強學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教育引導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萬柯彤 馬克思主義學院輔導員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頓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力量。
俞潔 機械工程學院教師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結合本職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幫助學生打牢思想根基,在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中把握方向謀劃未來,為建設教學研究型理工大學貢獻力量。
楊淑瑩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振奮人心、催人奮進。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新教育理念,大膽改革創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李春亮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認真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倍感振奮、倍受鼓舞。作為高校教師應該勇于承擔起歷史責任,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胸懷“國之大者”,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明 管理學院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潛心教書育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上多下功夫,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秦娟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
聆聽了黨的二十大報告,讓人心潮澎湃!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要積極探索發揮課程思政育人的新途徑,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充分發揮課程思政育人功能,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懷揣夢想,腳踏實地,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李曉靜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教師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深知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既然選擇了做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教師,就要扛起責任、經受考驗,以實際行動詮釋堅守教育的初心,擔當育人的使命,做青年學生的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智慧和力量。
張銘 化學化工學院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高瞻遠矚,鼓舞人心。作為教師黨支部書記,我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組織支部學習,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做好教學、科研等工作,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宋云燕 理學院教師
我認真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養專業基礎實、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葛艷輝 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教師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感受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無比激動和自豪!報告中深刻而全面地闡述了教育的時代使命,明確了人才培養的長遠方向。作為高校教師,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既要做教育研究的深思者,還要做教學實踐的執行者,更要做專業精湛的研究者,要當好教書育人的“主力軍”,把好課程建設的“主戰場”,守好教育沃土的“主陣地”,加強“三全育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唐學軍 藝術學院教師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自覺增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深耕課程思政與專業發展,為推進一流專業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周奎 海運學院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高屋建瓴、振奮人心。作為一名民主黨派成員,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感到無比自豪。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看到教育事業取得的發展成就,看到青年教師不斷探索攻關,看到青春學子發奮讀書,我感到無比振奮。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李子剛 聾人工學院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主題鮮明,催人奮進。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作為一名高等特殊教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課程思政為出發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習好專業知識,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馬馨 社會發展學院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深刻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對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了全面部署。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教學科研人員,尤其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自身的教學科研實踐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為講好中國故事貢獻自己的力量!
徐德偉 語言文化學院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亮點紛呈,催人奮進,對黨和國家未來發展前景充滿期待。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我將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持續助力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之聲,為培養既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又有文化自信的時代新人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李紅艷 體育教學部教師
作為一名高校體育課教師,我們必須主動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開拓進取,探索“體育+思政”教育新模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以體育人、以體育心,使學生能夠掌握運動技能,并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培養家國情懷,讓體育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劉楠 工程訓練中心教師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作為一名高校黨員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必須主動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和競賽工作中不斷開拓進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