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頒布《2021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的決定》(津政發〔2022〕3號),我校8項科技成果獲得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其中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正高級工程師李梅彤聯合天津城建大學申報的“重污染化工廢水高效處理及資源化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榮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該項目解決制約我國精細化工行業高鹽、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難處理與廢鹽缺乏資源化技術的瓶頸問題,有力提升區域控源減排能力,支撐“水十條”治理目標及我國“雙碳”目標實現。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楷亮申報的“二維材料及其復合光纖微納光電器件研究”項目,榮獲天津市自然科學二等獎。該項目面向全光集成系統高性能光電器件發展需求,解決二維半導體材料可控生長及光纖集成器件關鍵技術,為新一代微納光電器件提供新思路。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教授趙輝申報的“種苗工廠化生產關鍵環節作業機器人研發及推廣應用”項目榮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該項目提升工廠化育苗領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種苗產量和質量,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張春秋申報的“骨科多孔鈦合金假體設計、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該項目模仿天然骨小梁結構特征,制造首款組配式骨小梁髖關節假體,實現假體的骨長入。
近年來,學校按照“挖掘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的工作思路,圍繞企業需求和教師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通過政策宣講、組織動員、項目遴選、人員組織、材料撰寫、專家指導等環節,扎實做好科技獎項組織申報工作,全面提高學校科技創新能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