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農歷臘八這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突襲津城。岳母腦梗入院、小區封閉……一系列突發變故讓居住在西青區萬科花城社區的天津理工大學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劉群一時焦頭爛額。組織召喚,劉群同志和妻子不約而同加入抗疫下沉干部團隊,因為這一刻沒有命令,只有使命,沖鋒上陣,黨員干部責無旁貸!

抗疫前期劉群和愛人在照料老人同時,主動融入社區志愿服務,化身為錄入員、宣傳員、喊話員、流調員。由于突發疫情,群眾難免會產生恐慌心理,為幫助群眾克服恐慌穩定情緒,在做好志愿服務工作的同時他尤其注重加強言語慰藉,“您身體真棒”、“看不出您70多了”、“小朋友真乖”、“相信政府”……一系列暖心話語,讓群眾心里暖洋洋的。當參加核酸篩查的老人問他“你們起早貪黑有補貼嗎?”劉群脫口回答:“我是共產黨員”。黨和政府的調控調度,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就是老百姓的“強心劑”,穿上防護服或小紅襖就是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赤誠,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參加抗疫志愿服務就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程,也是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
作為天津理工大學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三篩前劉群接到通知,他率領支部黨員凌晨馳援西青區社會山東苑社區,協同社區做好三篩相關工作,主要負責測溫、驗碼、疏導秩序及電話流調工作。大家快速融入,相互配合,高效推進工作。就在三篩當天,他們一家三口全部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行列,他的兒子劉言君于三篩前自蘭州大學返津,有感于津城合力抗疫的洪流及社區近鄰的守望相助,隨即融入到社區志愿服務工作中。劉群非常支持兒子的決定,并教導兒子這既是一名學生黨員的使命擔當,也是深入一線感受社區眾志成城合力抗疫和政府應對突發情況的綜合治理水平的一次實踐教育。他的妻子在萬科花城社區進行志愿服務。一家三口齊上陣,劉群說:“只有齊心合力,才能共克疫情,共渡難關。”這就是大愛,無怨無悔的行動。

1月18日,在社會山東苑社區參加志愿服務的劉群接到上級緊急調派黨員干部支援津南的通知,他義無反顧報名參加,從接到任務到交接工作到收拾行囊再到踏上征程緊緊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心里清楚“疫情就是命令”,必須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以最快速度奔赴最需要的地方,這就是一名黨員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到達津南后他被分配到封控區,稍作調整他又迅即投入緊張的工作中,主要負責封控小區樓下執勤,為群眾上門送菜及其他生活用品,收集生活垃圾等。在津南的抗疫工作仍在有序進行中,他深入其中,看到當地干部群眾的密切配合,堅信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戰“疫”。
從一篩到三篩再到支援津南抗疫,劉群有著切身的感受,從一篩的新手上路到三篩的熟練有序再到津南的有序行動,源于黨和政府細致周密的前期部署,醫護人員的精準采樣,社區人員的統籌調度,更是每一位黨員志愿者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成果,親見很多醫護人員、志愿者顧不上喝水、吃飯,冒著嚴寒無間斷工作,融入其中心里有說不完的感動。黨在心中,何懼嚴寒疫患;情融一線,但憑信念擔當!


先賢有語:“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相信有全體天津人民的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定能戰勝疫情,天津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