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入研究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全面總結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為國家和民族建立的偉大歷史功績,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連日來,全會精神引發我校各民主黨派、統戰團體及無黨派人士的熱議。
大家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認真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民盟天津理工大學委員會主委盧俊瑞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我校全體盟員將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對百年奮斗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判斷上,統一到對百年奮斗積累形成的寶貴經驗的歸納上,統一到對新征程所做的各項戰略部署上,積極參政履職、建言獻策,發揮新時代參政黨作用,彰顯新型政黨制度效能,為我校早日建成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理工大學做出我們的貢獻。
民進天津理工大學委員會主委周雪松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堅持”是對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改革一百年歷史經驗的集中歸納和總結,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全會通過的決議必將對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作為民進會員,我們不但要認真學習文件、深刻領悟精神,增強理解大局、服務大局的能力與水平,更要把心得體會付諸于雙崗建功的實踐,為學校的發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圍繞中共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發揮增進共識、凝聚人心、團結各方的作用。
九三學社天津理工大學委員會主委趙新華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回顧了一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深刻闡述了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創造的偉大成就,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擔當、歷史自覺、人民立場和復興使命,具有強大的政治動員力、歷史穿透力、理論說服力、心靈感應力,必將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奔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九三學社天津理工大學委員會將切實抓好全會精神學習,深刻領會實質,準確把握內涵,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用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昂揚的精神狀態、攻堅克難的勇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農工黨天津理工大學總支主委趙金石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并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一份特殊重要的歷史決議,是新征程的動員令和總綱領。我校農工黨員堅決擁護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將深入學習領會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抓好貫徹落實;繼續弘揚農工黨愛國、革命、奉獻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促進農工黨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凝聚智慧力量,發揮農工黨界別特色與人才優勢,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圍繞學?!笆奈濉币巹澋戎匾獩Q策部署,找準課題、深入調研,建諍言、獻良策,為我校的高質量發展砥礪奮斗,做出新業績。
校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無黨派人士劉軍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決定著未來百年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具有承前啟后的重大歷史意義?!鞍倌暾鞒滩憠验煟倌瓿跣臍v久彌堅”。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百年,黨領導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贏得了人民的真心擁護和愛戴,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奔赴新的趕考之路。我校知聯會要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思想引領、凝聚共識,宣傳政策、聯誼交友、增進團結,建言資政、舉賢薦能、搭建平臺的職能作用,打造黨外知識分子之家,團結帶領廣大黨外知識分子為服務國家與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校歐美同學會(校留聯會)會長、無黨派人士丁軼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總結經驗、以史為鑒,堅定信心、開創未來,是全面深刻、氣勢磅礴的綱領性文獻和行動指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新發展、新輝煌的宣言書,為統一戰線吹響了集結令、沖鋒號,必將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埋頭苦干、勇毅前行。校歐美同學會(校留聯會)將繼續廣泛團結全校歸國留學學者,凝聚愛國愛校之心,加強與海內外學人友人的聯系,推進學校學科發展,加強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搭好學校黨委聯系歸國留學學者的橋梁,系好學者間相互聯系與合作的紐帶。同時也將進一步借助市歐美同學會(市留聯會)平臺,積極聯系各兄弟高校、企事業單位、政府職能部門的歸國留學學者,促進資源信息共享和人員協作共贏,更好發揮歸國留學學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