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我校探索實施青年教師隊伍建設“雙百五年計劃”,即每年對200名左右青年教師(45歲以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師德師風建設、職業能力提升等系統培訓,五年內基本完成學校青年教師輪訓工作,旨在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內涵式發展。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率先啟動相關工作,以強化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為首要任務,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能力為關鍵,深入開展教師發展與培訓工作。

機械工程學院針對教師在思政、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中遇到的瓶頸和梗阻問題,打造“夯基礪能鑄魂”強師工程,以“融新聚智”工作坊為支點,共開展8期活動。聚焦教師教育教學和教研能力提升,學院舉辦一流課程申報要點解析和創新點建設研討會、開設“621”教師專業能力培養及實戰解析訓練營、舉辦課程思政融合創新與示范課建設分享沙龍,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能,努力拓展以史育人新陣地。聚焦科研能力與學術水平提升,學院教授趙連玉和新能源材料與低碳技術研究院教授丁軼現身說法,分別做題為“聚焦團隊建設,提升科研攻關效能”和“聚焦科技前沿,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專題報告,舉辦“知史明志 篤志躬行 培育創新人才”交流會,幫助教師學史力行,積極備戰2021年度各類基金項目申報和學生科技賽事。聚焦教學管理技能和辦公水平提升,邀請機關黨委辦公室黨支部,針對日常涉及的管理服務重點工作進行經驗分享,不斷增強干實事、解難題的工作本領。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制定實施“崇德力行”師德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圍繞建設目標,積極開展鑄師魂、育師德、樹師表、正師風、練師能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優良黨風帶教風端學風。培訓活動圍繞“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育部通報的“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專題培訓和師德警示教育;圍繞青年教師成長和綜合素質提升,開展青年教師沙龍,搭建立德樹人、學術科研、課堂教學等方面的交流平臺,引導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立德樹人;圍繞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邀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魯統部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丁軼教授、天津市教學名師楊淑英教授等專家學者對青年教師進行專題輔導;通過素質拓展活動,培養樹立青年教師的團隊精神和健康理念,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力量。
據悉,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不斷完善教師發展與培訓制度,建設線上線下教師發展平臺,將師德師能提升統一部署,雙驅推進。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育培訓工作以青年教師為主體、以強化師德師能建設為核心,共開展教育培訓活動16場次、36學時、近700人次參與,有效促進了青年教師成長和教書育人能力提升,為各學院青年教師發展培訓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