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9月26日,我校舉辦了《民法典》專題講座,邀請天津市民法典宣講團成員、天津大學法治研究基地主任、法學院教授劉曉純教授主講。校領導劉東志、楊慶新、郭滇華、鄭清春、魏東、陳勝勇出席,二級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基層黨組織書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代表在現場聆聽了講座。校黨委副書記郭滇華主持報告會。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體現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展的民法典,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法治建設的重大標志性成果。

劉曉純教授從《民法典》的重要意義、實質性修訂、新增條款等方面,引用大量案例深入淺出為大家帶來一堂生動的普法宣傳教育講座。既有立法原則,又有司法實踐,既有理論闡釋,又有典型案例,條分縷析,深入淺出,引導大家自覺遵守民法典,學會用法律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劉曉純教授最后說,《民法典》對民法理論研究和民事審判將是一次極大的推動,法律規則的理解和運用需要法律思維的培養,法律制度空白的填補更離不開民事糾紛解決的法律思維的培養。

講座結束后,廣大干部教師反映受益匪淺,使他們無論從工作和生活都進一步加深了對《民法典》認識和理解,增強了學習貫徹實施民法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了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