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9月11日,校黨委書記劉東志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王青山以同上一堂課的形式,為全校學生講授題為“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大任,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的秋季學期形勢政策教育開學第一課。

王青山圍繞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內容,梳理了課程要點,并結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大學生關注的國內外形勢和社會熱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宣講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勇擔時代重任,爭做有為青年。

劉東志從“堅定改革信心,凝聚奮進力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祖國共奮進,與學校同發展——滿懷信心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慶祝建校45周年”以及“民族團結一家親,石榴花開迎盛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個方面,教育引導廣大青年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努力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劉東志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問題,必須深入學習、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樞紐和結合點,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龍頭作用,更加緊密地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打破束縛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彰顯新作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敢于創新、勇于突破,積極參與改革實踐,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劉東志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發生了巨大改善,人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越來越堅定。今年還是學校建校45周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學校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在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成績,為國家培養出了20余萬名畢業生服務于祖國各行各業,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新時代青年,與祖國共奮進、與學校同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學習、敢于爭先,刻苦鉆研、團結進取,肩負起時代的責任與使命,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扎實的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劉東志強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廣大青年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根植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西部計劃、援疆支教等實踐活動,奔向西部、深入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之花。


220余名學生代表現場聆聽了本次形勢政策教育開學第一課。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積極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繼續勇立潮頭、勇擔重任、勇于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