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理學院聯合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河北中學、西青區王蘭莊中心小學,開展以“物之韻、筑科夢”物理科普共建活動。

在天津理工大學物理科普基地,由學院組建的“星火計劃”科普志愿服務隊以“理論+實踐”雙軌模式,精心打造了一場科普盛宴。活動現場,基礎原理展區通過一系列虛實結合的科學裝置,生動展示了科學原理的奧妙。在新能源探索區,學生們通過親手組裝的微型風力發電機組,直觀地了解了清潔能源的轉化機制。數字示波器的操作實踐則將抽象的電信號轉化為動態波形,充分展現了現代測量技術的精妙之處。中小學生還通過親手組裝微型風力發電機組等自主探究的過程,直觀地了解了清潔能源轉化機制等科學知識,激發了大家了對科學的熱情。

大學生志愿者化身“科學導師”,引導不同學段的學生建立知識關聯,形成了“問題導向—實踐驗證—拓展延伸”的教學閉環。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養,更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實現了科學知識傳授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統一。

理學院將以此次共建活動為契機,進一步發揮專業特色,以物理科普基地建設為切入點,持續深化與中小學的結對合作,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通過推動科學教育的普及與發展,積極探索大中小學一體化綠色科普教育路徑,為培養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