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機械工程學院召開新工科教育改革暨2024級本科培養方案修訂研討會。

學院相關負責人傳達了學校關于新工科建設的指導思想以及培養方案的論證反饋意見。她強調,各專業應借鑒天津大學新工科建設的實踐經驗,在滿足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的基礎上,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新工科建設路徑,打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項目制課程,進一步優化2024級本科培養方案。
學院黨委主要負責人指出,新工科建設與培養方案的制定應融合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和實踐育人等內容,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服務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機械工程學科應充分發揮優勢,將中華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融入教學環節,打造具有專業特色與優勢的新工科育人模式。
學院主要負責人表示,面對新時期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各專業應積極適應變革,加強與行業龍頭企業的交流合作,探索產教融合、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建設方案。要提高機械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學院將在產業對接、新工科教學平臺、教學團隊、教學名師、產業導師建設等方面為各專業提供有力支持。
各專業教師就新工科建設與2024級培養方案修改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就機器人工程與智能制造工程兩個新工科專業,提出了有機融合的項目制課程體系方案;為機械工程專業和機電工程專業發展,給出了支撐工程認證畢業要求的課程體系方案;就能源動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分享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課程建設方案。基礎教學部教師表示將積極配合各專業新工科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課程知識體系與教學模式。
機械工程學院將牢牢抓住此次新工科建設機遇,以修訂培養方案為契機,整合校內校外資源,持續深化專業改革,夯實校企合作,凝練特色優勢,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