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引導和培育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和素養,促進思政課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10月19日上午,馬克思主義學院楊凡老師帶領2019級制藥工程與應用化學專業75名本科生走進天津市博物館,開展了一場情境實踐教學。楊凡老師以講解員的身份全程為同學們系統介紹天津的歷史脈絡以及天津博物館的館藏精品。

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幀幀的珍藏歷史文獻,一場場復盤之后的歷史場景,無不展現了海河兒女源遠流長的歷史文明和奮勇爭先的今日創造。時空往來、光影交錯,無不印刻著“津衛精神”在參與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中的宏闊力量。同學們或靜心聆聽,或即興提問,或輕聲交流,或駐足停留,在文化的熏染和思想的汲取中沐浴祖國的榮光,感受人民的偉大。

此次實踐教學立足學生本位,注重學生感受,著力提升學生家國情懷,著力拓展學生思維格局,探尋古代中國、近代中國與現代中國之間的精神共性。在融合觀展、講授與問答的過程當中,為同學們徐徐展開一幅波瀾壯闊的津門畫卷。

據悉,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積極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方式,鼓勵學生從聽眾到參與者的角色轉換,進一步拓展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主題與范圍,探索“線上”與“線下”互動融合,編制實踐教學日歷,促進實踐教學系統化、專題化,真正地做到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