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羧酸脫氧偶聯(lián)化學
報告時間:2025年9月20日(周六)下午14:30-15:30
報告地點:化學化工學院216會議室
報告人:謝勁教授(南京大學)
報告摘要:羧酸是一種資源化學品。圍繞著可見光驅動的羧酸高效轉化問題,創(chuàng)新性提出磷自由基協(xié)同的羧酸脫氧偶聯(lián)反應歷程,能直接把羧酸轉化成各種結構多樣的醛、酮、酰胺等化合物,避免了衍生化修飾,提升了合成效率。相關研究工作被Nature Catalysis時任主編高度評價為“直接從羧酸轉化醛最有前景的路線”。本報告中,將詳細圍繞著可見光驅動的羧酸脫氧開展的相關研究工作,從第一代計量的磷試劑使用,到第二代的磷催化歷程,以及從方法學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到手性羰基化合物高效合成。
報告人簡介:謝勁,南京大學教授、博導,配位化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17年7月加入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和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獨立科研工作,2017-2019年任副教授,2019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國家基金委優(yōu)秀青年基金、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蘇省雙創(chuàng)人才計劃等。
報告題目:低配位低價態(tài)后過渡金屬配合物化學
報告時間:2025年9月20日(周六)下午15:30-16:30
報告地點:化學化工學院216會議室
報告人:鄧亮研究員(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報告摘要:低配位低價態(tài)后過渡金屬物種是金屬有機催化和小分子活化反應中行使化學鍵配位活化的活性金屬物種。由于其高反應活性,低配位低價態(tài)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和分離較為挑戰(zhàn),人們對其物理和化學性質認識不深。為探索低配位低價態(tài)后過渡配合物的結構與反應性的關聯(lián)這一科學問題,課題組以氮雜環(huán)卡賓和膦為配體開展了低配位后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研究。本報告將介紹在低配位零價和負一價鐵鈷錳配合物、一價鈀配合物的合成、結構和反應性質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報告人簡介:鄧亮,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06-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和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8月加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領域為金屬有機化學、小分子和惰性鍵活化和廉價金屬催化。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fā)表通訊作者論文80余篇。
報告題目:分子張力工程
報告時間:2025年9月20日(周六)下午16:30-17:30
報告地點:化學化工學院216會議室
報告人:劉志常教授(西湖大學)
報告摘要:分子張力工程(Molecular-Strain Engineering)—利用幾何尺寸不兼容所導致的結構受迫形變在分子內部施加張力,從而使分子本身產生精確可調的應變構型;這些應變構型有望在調控分子自身物理化學性質、超分子組裝、操控化學反應進程和選擇性等方面,表現(xiàn)出異于非應變構型的獨特性能。分子張力工程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是探究張力對分子行為與性質的調控規(guī)律與機制。本報告將介紹基于分子張力工程策略,利用分子張力工程策略實現(xiàn)利用常規(guī)手段難以實現(xiàn)的目標、構建結構新穎的功能材料,為進一步理解張力的調控機制提供了實驗依據和理論基礎。
報告人簡介:劉志常,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2010年至2018年在美國西北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9月全職回到西湖大學理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子張力工程。榮獲由英國化學工程師學會頒發(fā)的“北美洲化學工程項目創(chuàng)新與卓越貢獻獎”和“可持續(xù)技術創(chuàng)新與卓越貢獻高度推薦獎”。迄今在權威期刊上發(fā)表論文78篇,累積被引5000余次。其中IF>10的論文47篇。擔任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化學會理事等。
化學化工學院
2025年9月19日